首先,根據業務需求找準建模切入點。由伍家崗區檢察院重大犯罪檢察業務條線檢察官提出需求,根據辦案經驗選擇毒品犯罪立案監督為建模切入點。其次,梳理監督點和監督規則。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和毒品犯罪調研數據,選取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3類最常見的毒品犯罪確立7個立案監督和漏罪監督的監督點,并以監督點為結果導向,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和辦案經驗,反推出能夠實現監督結果的監督規則。再次,擬定模型邏輯施工圖。根據確定的監督點和監督規則,與研發公司技術人員共同磋商,確定可以實現監督規則的計算機語言邏輯,繪制出建模思維導圖。最后,導入數據實現模型應用。由伍家崗區檢察院重大犯罪業務條線和案管部門收集需要的原始數據,由研發公司根據思維導圖來設計計算機語言,在布置相應硬件環境后導入數據進行運算、推送線索。
在監督模型設計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方面?
彭頌東對此進行了分享:“要解放人工,實現高度智能化。模型可以部署在檢察業務應用系統上,開放相應權限后,每天定時從系統中抓取案件信息,真正實現自動抓取數據、自動治理數據、自動關聯碰撞、自動推送線索?!迸眄灃|介紹,模型設計也要立足實用,按照“由事找人”的邏輯進行設計,經過數據間的比對、碰撞推送給業務部門檢察官辦案線索。此外,模型在設計之初應當緊盯法律監督和社會治理兩大功能,通過大數據建立刑事打擊與社會面禁毒之間的緊密聯系,產生“1+1>2”的效果,促進毒品問題訴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