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上午,十堰市檢察機關召開“加強刑罰執行監督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近三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刑事執行監督工作開展情況。
據介紹,2023年以來,十堰市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支點意識、抬升工作標桿,以專項工作為抓手向支點建設聚焦聚力,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目標,全面加強對刑罰執行活動的監督,完善監督機制,提升監督能力,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法治十堰、平安十堰建設貢獻檢察力量。
聚焦監督主責,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參與“服務支點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共辦理涉營商監督案件47件,切實保障涉市場主體刑事執行對象合法權益;加強對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監管活動的法律監督,有效預防和減少了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抓實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幫扶工作法律監督,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鄖西縣檢察院打造“執檢驛站、親商護企”社區矯正工作品牌,入選“全省檢察機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品牌”。
加強監管場所監督,發揮“派駐+巡回+科技”融合監督優勢。加強派駐檢察工作,著力加強監管場所安全防范,依法規范開展被監管人員訴求處置、談心談話、法治教育等工作,保障在押人員合法權利;切實發揮巡回檢察“利劍”作用,共發現監管安全、教育管理等方面問題60余個,并督促整改落實;開展對轄區內社區矯正機構和看守所的巡回檢察,1件巡回檢察案例入選全省巡回檢察精品案件,1件案例入選全省檢察偵查典型案例。加強數字檢察實踐應用,提升監督實效。全市實現法律監督模型應用成案215件,1件案例獲評全省優秀案例。
全面依法履職,維護刑罰執行公平正義。加強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實質化審查工作,加大暫予監外執行監督案件聽證力度,深入開展調查核實,提升實質化審查水平,辦理暫予監外執行監督案件31件;全力推動刑罰交付執行活動監督,有效維護了法律權威,1件案例獲評全省優秀案例;強化刑事裁判涉財產刑執行活動監督。全市共辦理財產刑執行監督案件143件,有力維護了法律權威。
抓實隊伍建設,助推刑事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干部素質和辦案質效提升年”為抓手,采取崗位鍛煉、以老帶新、送學培訓、參與重大案件辦理等加大培訓力度,著力提高刑事執行檢察人員素養。1人入選全省巡回檢察人才庫名錄,1人獲評全省檢察機關政法智能化建設成果應用“十佳能手”,1人在全省刑事執行檢察業務競賽中獲二等獎;持續抓好隊伍作風建設,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嚴格落實“三個規定”,切實防控辦案風險,筑牢廉潔從檢底線;積極發掘、培育精品案例、典型案例,7件案例獲評省檢察院優秀案例、典型案例、精品案例。
荊州市人民檢察院

7月11日上午,荊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加強刑罰執行監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荊州市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情況。
據介紹,2024年以來,荊州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加強刑罰執行監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主題,持續筑牢監督根基、破解監督難題、提升監督質效,努力讓高墻內外的公平正義可觸可感。
聚焦主責主業,筑牢刑事執行監督根基。強化駐所檢察監督,守牢監管安全底線。鞏固加強派駐檢察工作基礎,做實做細常態化駐所檢察工作,動態排查,及時監督糾正監管安全隱患。深化巡回檢察,著力查糾深層次問題。組建專業化團隊,對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開展交叉和常規巡回檢察,深挖執法司法不規范問題。根據《湖北省人民檢察院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巡回檢察工作三年規劃(2023-2025)》要求,共完成省級交叉巡回檢察2次,在轄區開展常規巡回檢察13次,發現一批違法違紀問題線索,并針對性制發檢察建議11件。強化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助力平安荊州建設。依法履行對社區矯正交付、接收、監管、教育幫扶、解除等環節的監督職責,綜合運用日常檢察、專項檢察、數據核查等方式,監督社區矯正機構依法落實監管措施,及時發現和糾正脫管漏管等違法違規情形。全市共核查糾正脫管65人,漏管20人,審查監督收監提請31人,進一步筑牢社區矯正安全防線。
聚力專項攻堅,提升刑事執行監督質效。深化數字賦能,構建智慧監督新模式。貫徹落實數字檢察工作部署,積極應用“涉法定時限類刑罰交付執行法律監督模型”“審前未羈押被告人判處實刑后未交付執行法律監督模型”等11個大數據模型,通過運用模型,獲取有效數據量7611條,推送線索242條,監督成案120件。自研搭建的“公安機關涉案財物處置法律監督模型”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應用。洪湖市檢察院辦理的對公安機關涉案財物處置違法監督案入選全省刑事執行檢察優秀案例匯編。服務支點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積極參與規范涉市場主體執法專項行動,加強對涉市場主體案件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監督,做實對各類經營主體的依法平等保護。監督推動看守所依法保障拘役罪犯“回家權”,對需要經常外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涉市場主體社區矯正對象,監督司法行政機關依法辦理。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共辦理涉市場主體刑事執行監督案件25件。做實“檢護民生”,服務保障民生民利。沙市區檢察院在開展社區矯正檢察監督中,兼顧“老字號”企業用工緊缺與特殊群體渴望就業的需求,延伸監督觸角,搭建用工就業橋梁,聯合建立檢司企社區矯正就業幫扶基地,充分保障了社區矯正對象合法權益。辦理的社區矯正對象就業幫扶檢察監督案入選全省刑事執行檢察優秀案例匯編。
堅持問題導向,破解刑事執行監督堵點。嚴防“紙面服刑”,維護刑事執行嚴肅性。強化收押標準監督,加強重點環節審查,推動建立交付執行協作機制,監督法院依法交付文書,公安機關及時交付罪犯,監管場所依法予以收押,社區矯正機構依法提請收監,確保罪犯“應收盡收”。截至目前,全市共監督收監26人,暫予監外執行2人。石首市檢察院辦理的金某某收監執行監督案被省檢察院選為5件社區矯正監督典型案例之一。嚴防社區矯正對象再犯罪,提升教育矯治成效。針對排查出的脫管漏管及再犯罪風險,在強化基礎監督的同時,聯合公安、司法行政機關開展重點對象專項排查整治,建議司法行政機關對高風險對象落實精準管控與個性化幫扶措施,全市社區矯正對象再犯罪人數顯著下降。合力攻堅財產刑“執行難”,打通正義實現“最后一公里”。針對財產刑執行中存在的“空判”以及執行到位率低、監督手段有限等難題,一方面,強化精準監督,聯合法院開展專項檢察,建立“審判-立案-執行”全流程監督臺賬;另一方面,創新監督方式,深化與法院、公安機關“查人找物”協作,拓寬可供執行財產調查渠道。2024年至今,共監督法院推動刑事裁判財產刑執行147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