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如何深化人工智能在法治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將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與法治宣傳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既富有科技感又接地氣的法治IP,讓法治之聲“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新時代擺在法治新聞宣傳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課題。
2023 年以來,湖北省荊州市檢察院著力打造AI“荊小檢”法治IP,創(chuàng)新講述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檢察實踐故事。AI“荊小檢”相繼獲評2023 年度全國檢察新媒體“融合創(chuàng)新獎”、2023年度中國智慧政法十佳創(chuàng)新案例。
自主研發(fā)虛擬主播
塑造品牌IP形象
“大家好,我是荊州檢察虛擬主播‘荊小檢’,作為一名AI 主播,我的使命是傳播法律知識,創(chuàng)新講好檢察故事……”2023年6月12日,以荊州市檢察院干警真人形象為原型的虛擬主播“荊小檢”正式亮相。

2023年初,人工智能在國內逐漸火熱,筆者所在的荊州市檢察院宣傳部門就在思考如何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AI+檢察”宣傳產品。最先想到的是AI讀報,用云主播朗讀和短視頻的形式方便讀者快速了解檢察日報每日重點。制作上,從文字獲取、語音合成、圖片下載到封面更新、視頻剪輯和微博發(fā)送實現(xiàn)了全過程自動化。目前AI讀報已推出422期,收聽收看量超過22萬。
用IP形象來講述檢察故事,可以讓作品更有代入感。繼AI讀報后,筆者鉆研起虛擬主播,經過近3 個月的不斷學習探索,運用檢察元宇宙、語音合成、語音驅動面部表情、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推出地方檢察系統(tǒng)首個超寫實數(shù)字人主播“荊小檢”。出道作品被中國長安網、最高檢新媒體平臺等中央級平臺相繼推介,并被全國200 余家政法微博轉發(fā),同時吸引了部分廣播電視媒體前來交流學習。“荊小檢”在朋友圈里也火了起來,身邊很多朋友說:“荊州檢察有個虛擬主播,好酷!”
精心策劃品牌欄目
融合傳播法治作品
虛擬主播新穎有趣,但“內容為王”永不過時。圍繞用好AI主播,我們策劃了“荊檢AI播報”和“荊檢AI普法”兩個欄目。
“荊檢AI播報”起初聚焦于播報一周檢察資訊,方便群眾了解檢察機關職能,形式類似央視的《新聞聯(lián)播》,但地方檢察宣傳部門沒有專業(yè)團隊去制作播出電視節(jié)目。AI“荊小檢”替代真人檢察官出鏡,免去了化妝、播音、攝像和打光,制作效率大大提高,使得我們的節(jié)目能夠持續(xù)不斷地推出。
后來,我們又結合檢察重點工作以及節(jié)假日等推出專題播報。在國家憲法日當天推出節(jié)目《將最好的守護“憲”給孩子》;圍繞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推出專輯《檢徽閃耀最美芳華》,展現(xiàn)全市女干警巾幗風采;“守護平安”宣傳月期間推出視頻《漲知識,平安創(chuàng)建就在身邊》,以AI主播話平安的方式創(chuàng)新宣傳平安創(chuàng)建知識;在世界讀書日推出節(jié)目《“荊小檢”@你來讀書》,用虛擬主播來推薦書籍;在警察節(jié)當天推出節(jié)目致敬人民警察。
“荊檢AI播報”平均每期節(jié)目觀看量超過3000,成為AI“荊小檢”品牌的特色欄目。與此同時,“荊檢AI 普法”欄目聚焦群眾身邊大小事開展以案說法,引導廣大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欄目素材主要來源于荊州市檢察機關辦理的案件,特別是基層檢察院辦理的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典型案例。
作品《網購減肥產品背后有何貓膩?》圍繞一起網絡銷售有毒有害減肥產品案進行普法,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網購;反詐短劇《“真愛”陷阱》用AI 主播輔助檢察官開展以案說法,提醒廣大網友防范網絡交友詐騙;《“三個規(guī)定”解難題》,通過“虛擬主播+微動漫”的形式深入淺出解讀“三個規(guī)定”相關知識;結合“尋找最美保密法治代言人”活動,推出短視頻宣傳普及新修訂的保密法。
我們還在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通過AI“荊小檢”與基層檢察院創(chuàng)作的“三微”作品相融合,推動作品二次傳播,實現(xiàn)“1+1>2”的普法宣傳效果。此外,今年5月,我們推出“荊檢AI 漫評”欄目,用AI云主播朗讀、漫畫和短視頻的形式,融合表達有深度、有溫度、有態(tài)度的評論文章。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和探索,目前,AI“荊小檢”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AI 新聞播報和普法宣傳模式,AI讀報、播報、普法、漫評等系列作品全網閱讀量超過1500萬。
數(shù)據聯(lián)結用戶需求
做強做優(yōu)二次傳播
智媒時代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是主流媒體在新的輿論形勢下發(fā)展壯大的必然要求,要善于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chuàng)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
AI“荊小檢”品牌的“AI+”不僅體現(xiàn)在創(chuàng)新制作法治融媒體作品上,也體現(xiàn)在用大數(shù)據賦能提升傳播效果上。我們通過自主研發(fā)智能系統(tǒng),讓法治新聞傳播更加嚴謹、智能、精準。筆者在運營荊州市檢察院官方微博的過程中觀察到,要提升政務微博傳播力,關鍵在于將優(yōu)質宣傳素材和熱門話題背后的用戶信息需求關聯(lián)上,抓住時機適時宣傳。我們自建檢察宣傳大數(shù)據庫,數(shù)據來源于荊州市檢察院原創(chuàng)新聞作品和辦理的典型案例。通過AI“荊小檢”稿件智能管理系統(tǒng)自動抓取熱門話題,用關鍵詞查找和相似度算法從數(shù)據庫匹配素材,幫助新媒體運營人員快速捕捉線索、精準策劃選題、及時發(fā)布新聞,推動優(yōu)質檢察新聞的二次傳播和多次傳播,讓更多的檢察故事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前不久,AI“荊小檢”稿件智能管理系統(tǒng)就通過網絡詐騙話題關聯(lián)到反詐短劇《“真愛”陷阱》,通過家暴話題關聯(lián)到救助困難婦女普法微電影《勇敢的她》,兩條微博發(fā)出后,閱讀量超過12萬,視頻新增觀看量超過1萬。
雖說熱點能夠帶來流量,但法治新聞傳播不可一味看流量,不能盲目迎合受眾。政務媒體必須有社會責任感,引領必須大于迎合。為此,我們建立了負面評價表,目前已梳理300余條排除關鍵詞,提前篩選掉與檢察職能不符的話題,真正以優(yōu)質的檢察新聞、案例來引導社會輿論,提升群眾法治意識。
為預防基本文字差錯,讓新聞發(fā)稿和傳播更加嚴謹,我們還自建錯別字詞庫,將日常微信審核校對的錯誤字詞、上級發(fā)布的規(guī)范表述提醒、官方媒體發(fā)布的文字差錯案例等整理入庫,按照“政治常識”“不規(guī)范表述”“錯別字詞”“標點符號”等進行分類,并開發(fā)前端頁面,提供給干警發(fā)布外宣稿件前校對使用。目前,AI“荊小檢”智能審稿平臺已經收錄錯別字詞700余組,累計智能審校超過1500次。
產品融入群眾生活
釋放品牌文化價值
法治宣傳不只是單向傳播,更需公眾參與。我們努力探索“檢民互動”的傳播路徑,讓法治宣傳融入群眾日常學習和生活,不斷釋放AI“荊小檢”法治IP文化價值。
AI“荊小檢”虛擬主播科技感十足,但要想拉近與群眾的距離,還需要有一個親民的卡通形象,讓群眾更易于接受。于是我們策劃了“荊小檢”法治表情包,包含檢察工作、廉政文化、日常生活等主題,并為每一個表情進行動漫配音,讓“荊小檢”動漫形象立體生動,融到檢察人員和群眾工作與生活日常。
為用好“荊小檢”法治卡通形象,我們將法治元素與荊州古城文化元素相融合,設計制作“荊小檢”系列法治書簽、布袋、套尺、圓珠筆等周邊法治文化產品,用于普法互動、檢察開放日和法治進校園等活動,讓“荊小檢”品牌走進群眾,讓新時代法治理念更貼民心。
去年年底,我們成立了AI“荊小檢”融媒體工作室,在荊州市組建檢察融媒體工作團隊,成立了宣傳報道、新媒體運營、新媒體創(chuàng)作、AI技術、網絡輿情防范處置和檢媒溝通聯(lián)絡等6個工作小組,為品牌IP的發(fā)展壯大奠定堅實基礎。
在未來,AI“荊小檢”法治IP將進一步憑借極具辨識度的形象標識、更加豐富的品牌欄目、更加智能的融合傳播、更具特色的文化產品,努力讓群眾“聽得見看得見感受得到”來自檢察機關的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