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秭歸臍橙產業保護機制
為健全秭歸臍橙地理標志保護體系,秭歸縣檢察院聯合縣柑橘協會、縣市場監管局等單位,完善《秭歸臍橙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強化協作配合,從良種繁育、品牌推廣、生產銷售、品質監測等環節加強保護,推進秭歸臍橙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
在強化秭歸臍橙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該院跨區域與宜昌市三峽壩區檢察院簽訂知識產權保護協作備忘錄,聯合縣法院、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農業農村局會簽《關于加強地方特色農副產品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的實施意見》,強化行政與司法聯動,整合行政和司法資源,建立聯絡會商、信息共享、辦案協作、宣傳保障等機制,明確十四項具體措施,強化行政與司法聯動,形成特色農副產品知識產權“嚴保護、快保護、大保護、同保護”合力。
二、綜合履職強化臍橙產業保護
秭歸縣檢察院緊盯涉臍橙等農副產品案件辦理,在內部做加法,組建“1名院領導+1名責任人+1名檢察官+多名青年干警”的“1+1+1+N”工作團隊,對涉臍橙等農副產品案件進行專項管理、快速流轉、優先辦理、重點監督。如兩次退查后追捕銷售偽劣化肥案的2名犯罪嫌疑人,為300余名橙農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該院辦理的因田界糾紛、毀林開荒、臍橙收購等引發的涉臍橙刑事案件8件8人,通過適用認罪認罰、家門口聽證、調解會等方式,充分進行釋法說理,從源頭上引導化解矛盾,促進形成安全穩定、和諧有序的臍橙生產經營環境。
針對多家柑橘洗果包裝企業存在生產、生活污水直排長江及支流水域問題,秭歸縣檢察院對相關單位發出整改檢察建議,主動向縣委縣政府書面報告,縣政府高度重視,形成政府參閱件,促進洗果包裝行業提檔升級,督促行政審批部門嚴把準入標準和治污排污配套設施建設,既保護了一江春水,又降低了農藥殘留,助力秭歸臍橙走出國門,年均出口鮮果2萬多噸,遠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秭歸縣檢察院通過外部引助力的方式,持續維護臍橙產業良好發展環境。
三、主動問需服務涉橙企業發展
為更好地服務涉橙企業,秭歸縣檢察院建全完善檢企聯系機制,深入問需問計問策,組織全院干警到水田壩鄉柑橘“母本園”、歸州鎮柑橘銷售“億元村”彭家坡村了解秭歸臍橙產業發展和保護情況,摸清臍橙產業和相關知識產權底數。實行一村一企一名檢察官聯絡員制度,主動了解企業法治需求。集中走訪服務涉橙企業54家,累計發放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手冊300余冊。現場開展問卷調查,收集各界人士知識產權保護意見、建議,開展知識產權等普法宣傳20余次。
除實地走訪涉橙企業問需外,秭歸縣檢察院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強化行政監管、執法監督力度,對可能影響臍橙產業發展的行政執法活動進行監督,調取并審查相關行政執法卷宗,參與涉農產品執法、檢查活動40余次,助力縣柑橘協會規范秭歸臍橙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歸口管理、授權使用,促進秭歸臍橙品牌價值、影響力逐年提升。